三朝

引证解释: 1. 正月一日。为岁、月、日之始,故曰三朝。 《文选·班固<东京赋>》 :“春王三朝,会同 汉 京。” 李善 注:“三朝,岁首朔日也。” 《 汉书 ·孔光传》 :“岁之朝,曰三朝。” 颜师古 注:“岁之朝,月之朝,日之朝,故曰三朝。” 唐 耿湋 《元日早朝》 诗:“九陌朝臣满,三朝候鼓赊。” 宋 杨万里 《诚斋荆溪集序》 :“戊戌三朝,时节赐告,少公事,是日即作诗。” 2. 谓三日。 唐 李白 《上三峡》 诗:“三朝上 黄牛 ,三暮行太迟。三朝又三暮,不觉鬢成丝。” 3. 旧时婚后或出生后第三日均称“三朝”。 宋 吴自牧 《 梦粱录 ·嫁娶》 :“三日,女家送冠花、彩段、鹅蛋……并以茶饼鹅羊果物等合送去壻家,谓之‘送三朝礼’也。” 《四游记·玉帝起赛宝通明会》 :“却説那小公子 灵光 ,纔三朝便能言语。” 清 孙枝蔚 《新嫁娘》 诗:“从今愁妇职,人莫羡三朝。” 1. 外朝、内朝、燕朝。 《 周礼 ·秋官·朝士》 “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” 汉 郑玄 注:“ 周 天子诸侯,皆有三朝。外朝一,内朝二。内朝之在路门内者或谓之燕朝。” 宋 叶梦得 《石林燕语》 卷二:“古者天子三朝:外朝、内朝、燕朝。外朝在王宫库门外,有非常之事以询万民於宫中。内朝在路门外,燕朝在路门内,盖内朝以见羣臣,或谓之路朝,燕朝以听政,犹今之奏事,或谓之燕寝。” 2. 指前后三代君主统治的时期。 唐 李德裕 《离平泉马上作》 诗:“十年紫殿掌洪钧,出入三朝一品身。” 唐 李远 《赠写御容李长史》 诗:“三朝供奉无人敌,始觉 僧繇 浪得名。” 宋 苏轼 《题永叔会老堂》 诗:“三朝出处共雍容,岁晚交情见二公。”

sān cháo ㄙㄢ ㄔㄠ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