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尸

引证解释: 见“ 伏尸 ”。 亦作“ 伏尸 ”。 1.谓杀人致死。 《 庄子 ·则阳》 :“﹝ 触氏 、 蛮氏 ﹞相与争地而战,伏尸数万。” 《 史记 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 :“古之人君,一怒必伏尸流血。” 柳亚子 《<二十世纪大舞台>发刊词》 :“炸丸匕首,购我自由,左手把民贼之袂,右手揕其胸,伏尸数十,流血五步。” 2. 尸体倒地。犹言死亡。 晋 潘岳 《关中诗》 :“好爵既靡,显戮亦从。不见 竇林 ,伏尸 汉 邦?” 王闿运 《武提督碑》 :“勇者伏尸,怯者兇惧。” 3. 倒在地上的尸体。指死者。 前蜀 杜光庭 《行军仆射醮宅词》 :“其有伏尸故气,金土邪精,滞爽游魂,幽灵暗魄,各乘善力。” 4. 伏在尸体上。 《 战国策 ·燕策》 :“太子闻之,驰往伏尸而哭,极哀。” 《 后汉书 ·李固传》 :“﹝ 质帝 ﹞语未絶而崩, 固 伏尸号哭。”

fú shī ㄈㄨˊ ㄕ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