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切

解释: ◎ 反切 fǎnqiè [a] 古汉语注音方法,用两个字注读另一个字,例如塑,桑故切(或桑故反)”。被切字的声母跟反切上字相同(塑”字声母跟桑”字声母相同,都是s),被切字的韵母和字调跟反切下字相同(塑”字的韵母的字调跟故”相同,都是u韵母,都是去声)引证解释: 我国给汉字注音的一种传统方法,亦称“ 反语 ”、“ 反音 ”。用两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。两个字中,前者称反切上字,后者称反切下字。被切字的声母和清浊跟反切上字相同,被切字的韵母和字调跟反切下字相同。如:东,德红切。取德的声母d,红的韵母ong,便构成东音(dōng)。不过古代的四声是平、上、去、入,与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一些出入,古今声母也有些变化。 宋 赵彦卫 《云麓漫钞》 卷十四:“ 孙炎 始为反切语。”参见“ 反语 ”、“ 反音 ”。

fǎn qiè ㄈㄢˇ ㄑㄧㄝ 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