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叹

解释: ◎ 咏叹 yǒngtàn [intone;sing;chant] 长声吟叹引证解释: 见“ 咏叹 ”。 亦作“ 咏嘆 ”。 长声吟叹。亦谓歌颂赞美。 《 礼记 ·乐记》 :“咏叹之,淫液之,何也?” 孔颖达 疏:“咏叹者谓长声而叹矣。” 宋 叶适 《毛积夫墓志铭》 :“某自量不在友朋下,幸赐之铭,抑扬咏叹之,死不恨矣。” 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 卷六:“盖诗有关咏嘆者,不得不用虚字,以伸长其音。” 杨朔 《海市》 :“这种奇景,古时候的文人墨客看到了,往往忍不住要高声咏叹。” 亦作“ 咏嘆 ”。 1.歌唱;吟诵。 汉 王褒 《四子讲德论》 :“咏叹中雅,转运中律。嘽缓舒绎,曲折不失节。” 唐 韩愈 《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》 :“追 三代 之遗音,想舞雩之咏叹。” 明 胡应麟 《诗薮·古体下》 :“歌行之兴,实自上古, 《南山》 、 《易水》 ,隐约数言,咸足咏嘆。” 2. 赞叹歌颂。 唐 柳宗元 《送幸南容归使联句诗序》 :“冬十有二月,朝右礼备,復于辕门,我同升之友,是用荣其趣舍,惜其离旷,卜兹良辰,咏叹其美。” 梁启超 《<日本国志>后序》 :“ 中国 人寡知 日本 者也。 黄子 公度 撰 《日本国志》 , 梁启超 读之,欣懌咏叹 黄子 。”

yǒng tàn ㄩㄥˇ ㄊㄢ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