埽地

引证解释: 1. 古代郊祀的仪制,于坛下扫地设祭。 《 礼记 ·礼器》 :“有以下为贵者,至敬不坛,埽地而祭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初则燔柴於大坛,燔柴讫,於坛下扫地而设祭。此 周 法也。” 《 汉书 ·郊祀志下》 :“臣闻郊饗帝之义,埽地而祭。”后以为简易祭祀仪式。 晋 袁宏 《后汉纪·献帝纪二》 :“埽地而盟曰:‘君仇不报,吾不可以立世。’” 《 后汉书 ·张酺传》 :“ 显节陵 埽地露祭,欲率天下以俭。” 2. 谓扫除净尽。亦喻完全丧失。 《 汉书 ·魏豹田儋韩信传赞》 :“ 秦 灭六国,而上古遗烈埽地尽矣。” 唐 赵元一 《 奉天录 》 卷一:“凡掠良家子姓,悉为贱隶,六畜资财,埽地而尽。” 明 焦竑 《焦氏笔乘·俗书之误》 :“至如‘暴’已从‘日’,又加‘日’而为‘曝’;‘然’已从‘火’,又加‘火’而为‘燃’……架屋叠牀,触目皆是,而字学埽地矣。”

sào dì ㄙㄠˋ ㄉㄧ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