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可

解释: ◎ 小可 xiǎokě (1) [(in] ∶自称,谦称(多见于早期白话) 小可每还疑心,不敢轻信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 (2) [unimportant] ∶寻常,不重要 非同小可引证解释: 1. 犹稍好,尚可。 晋 王羲之 《与人书》 :“顷犹小差,欲极游目之娱,而吏卒守之,可叹耳。 东阳 花果似小可,何日得卿诸人。” 2. 犹小小。引申而为细小、低微、寻常、轻易等意。 宋 范仲淹 《让观察使第一表》 :“今贼界沿边小可首领,并伪署观察使之名。” 《 西游记 》 第二六回:“就是游遍海角天涯,转透三十六天,亦是小可。” 周立波 《民兵》 :“别的都犹是小可,只怕婚姻上会发生一点子阻碍。” 3. 疾病稍愈。 晋 王羲之 《与人书》 :“吾小可,当自力 芜湖 迎汝。” 《 醒世恒言 ·勘皮靴单证二郎神》 :“氏儿不幸,惹下一天愁署绪,卧病两月,才得小可。” 4. 自称谦词。 元 杨显之 《潇湘雨》 第四折:“小可是 临江驛 的驛丞。” 《 水浒传 》 第四一回:“小可不才,自幼学吏。” 《 孽海花 》 第九回:“只好待小可探探口气,明日再行奉覆罢。” 梁斌 《播火记》 第一卷十二:“小可年幼,还没拜见过老前辈们。”

xiǎo kě ㄒㄧㄠˇ ㄎㄜ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