愀然

解释: ◎ 愀然 qiǎorán [stern] 形容神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 于是二子愀然改容,超若自失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 艾 言闻,愀然不乐。《三国演义》引证解释: 1. 容色改变貌。 《 礼记 ·哀公问》 :“ 孔子 愀然作色而对曰:‘君之及此言也,百姓之德也。’” 郑玄 注:“愀然,变动貌也。” 《文选·司马相如<上林赋>》 :“於是二子愀然改容,超若自失,逡巡避席。”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:“愀然,变色貌。”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 世说新语 ·言语》 :“唯 王丞相 愀然变色曰:‘当共勠力王室,克復神州,何至作 楚 囚相对。’” 张抗抗 《北极光》 :“她抓起另一张纸片来看,脸上愀然作色了。” 2. 忧愁貌。 《 荀子 ·富国》 :“故 墨 术诚行,则天下尚俭而弥贫……愀然忧戚,非乐而日不和。” 南朝 梁 任昉 《天监三年策秀才文》 之一:“每时入芻藳,岁课田租,愀然疚怀,如怜赤子。” 清 王士禛 《 池北偶谈 ·谈献五·沉文端公》 :“从弟某私语公曰:‘兄位宰相,蒙恩存问,而羣从子姪,济济如此,可谓盛矣!’公愀然久之,曰:‘弟以为盛,吾方忧其衰耳。’”

qiǎo rán ㄑㄧㄠˇ ㄖㄢ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