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影

引证解释: 1. 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,发生显著折射时,把远处景物显示在地面的幻景。远观如水,视地见景,故称。 《 晋书 ·苻坚载记下》 :“ 长安 有水影,远观若水,视地则见人,至是则止。” 唐 刘餗 《 隋唐嘉话 》 卷下:“ 神龙 中, 洛城 若水影,纤微必照,就视则无所见。” 《 旧唐书 ·五行志》 :“ 洛阳 东七里有水影,侧近树木车马之影,歷歷见水影中。”参见“ 海市蜃楼 ”。 2. 水中倒影。 南朝 梁 何逊 《夕望江桥》 诗:“风声动密竹,水影漾长桥。” 唐 戎昱 《宿桂州江亭呈康端公》 诗:“萤光入竹去,水影过江来。” 宋 张耒 《出长夏门》 诗:“岩声答远响,水影弄空翠。” 元 倪瓒 《小桃红》 曲:“一江秋水澹寒烟,水影明如练。” 朱自清 《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》 :“从清清的水影里,我们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--这正是 秦淮河 的夜。”

shuǐ yǐng ㄕㄨㄟˇ ㄧㄥ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