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门

引证解释: 1. 古时驻军,主帅或主将帐前树牙旗以为军门,称“牙门”。 《 后汉书 ·袁绍传》 :“ 麴义 追至 界桥 , 瓚 敛兵还战, 义 復破之,遂到 瓚 营,拔其牙门。” 李贤 注:“ 《真人水镜经》 曰:‘凡军始出,立牙竿必令完坚;若有折,将军不利。’牙门旗竿,军之精也。” 《 国语 ·齐语》 “执枹鼓立於军门” 三国 吴 韦昭 注:“军门,立旍为军门,若今牙门矣。” 清 王抃 《扬州次梅村师韵》 :“牙门置酒宴公卿,锦纛雕鞍命北征。” 2. 指武将。 《 三国志 ·魏志·锺会传》 :“斯须,门外倚梯登城,或烧城屋,蚁附乱进,矢下如雨,牙门、郡守各缘屋出,与其卒兵相得。” 《 资治通鉴 ·汉献帝建安九年》 :“ 孙权 闻乱,从 椒丘 还。至 丹阳 ,悉族诛 览 、 员 餘党,擢 高 , 婴 为牙门,其餘赏赐有差。” 胡三省 注:“牙门,将也。” 3. 用作将军名号。 《 资治通鉴 ·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》 :“拔牙门将军 义阳 魏延 为镇远将军,领 汉中 太守,以镇 汉川 。” 胡三省 注:“牙门、镇远,皆 刘备 创置将军号。” 4. 官署。 《 北史 ·宋世良传》 :“每日牙门虚寂,无復诉讼者,谓之神门。” 5. 泛指办事的机关。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许寿裳》 :“当枯坐牙门中时,怀想弥苦。”

yá mén ㄧㄚˊ ㄇㄣ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