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外

解释: ◎ 自外 zìwài [keep] 自认为处在某个范围之外,或者处于对立的方面引证解释: 1. 自视为外人;自行疏远。 《 史记 ·刺客列传》 :“ 光 窃不自外,言足下於太子也。愿足下过太子於宫。” 南朝 梁武帝 《答袁昂诏》 :“朕遗射钩,卿无自外。” 宋 曾巩 《上欧阳学士第二书》 :“此事屑屑,不足为长者言。然辱爱幸之深,不敢自外於门下,故復陈説。” 清 包世臣 《致广东按察姚中丞书》 :“唯厚辱推许,相期以古人,不敢自外,敬陈所闻,以供采择。” 2. 置身于事物之外。 唐 韩愈 《感春》 诗之二:“为此径须沽酒饮,自外天地弃不疑。” 明 刘基 《双清诗序》 :“上人虽欲自外於物,而物不能外之也。” 3. 自别;自异。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台静农》 :“前日为端午,家悬蒲艾,盛于往年,敝寓亦悬一束,以示不敢自外生成之意。” 4. 犹此外。 《 北史 ·后妃传论》 :“ 武成 好内,并具其员,自外又置才人、采女,以为散号。” 《 北齐书 ·恩倖传·穆提婆》 :“自 武平 之后, 令萱 母子势倾内外矣。庸劣之徒皆重跡屏气焉。自外杀生予夺不可尽言。” 5. 对外。 《 南史 ·萧子云传》 :“性吝,自外答餉不书好纸,好事者重加赂遗,以要其答。” 6. 犹在外。 《 左传 ·襄公二十三年》 :“ 欒氏 自外,子在位,其利多矣。”

zì wài ㄗㄧˋ ㄨㄞˋ